博文内容

央视网评|核准追诉,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

火炎运营(https://www.firecms.xin/)2025年04月28日讯息:

大快人心!

今日,检察机关通报,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,决定对邯郸初中生遇害案 的三名犯罪嫌疑人核准追诉。

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,对刑事 责任年龄作出了个别调整并规定,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 故意伤害罪,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,情节恶 劣,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从受害人遇害,到公安机关侦破、再到司法机关追诉,过去这1个月,人们 对邯郸初中生遇害案有太多的愤慨、疑问、焦虑。如今,众多作案细节被挖 出,证据链不断夯实,面对这起蓄意、残忍的谋杀,“严惩凶手”成为社会普遍 的共识。

图像

近年来,校园霸凌、未成年人犯罪日渐增多,恶性程度越来越高,且呈现 低龄化趋势。中小学生逼同学吃粪等令人匪夷所思的“新闻”,一次次挑战公众 认知的底线。

但是,受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,加之配套管理措施的不完善,有些未成年 人在犯罪后,不但没受到刑事处罚,甚至日常学习、生活与案发前无异,仅仅 被“训诫”“教育”后便逍遥度日,徒留受害人及家属承受长久的痛苦。

这让一些“小恶魔”有恃无恐,不仅犯罪手段越来越残忍,而且事后毫无悔 过之心,有的甚至想“卡”在刑责年龄之前“抓紧”作案,毫无对法律和生命的敬 畏。

对此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均提出“宽容而不纵容”,尤其“对主 观恶性强、手段残忍,屡教不改的”要“依法严惩”。

在此次事件中,涉案犯罪嫌疑人均是已满十二周岁、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 年人。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“未成年人极端恶性犯罪”的典型案件,这次最高 检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,不仅是一次司法正义的彰显,也为之后处 理类似的校园霸凌、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提供了示范和参考。

公道自在人心,正义不会缺席。对于未成年人犯罪,既要预防,也要打 击。法的生命在于实施,把该有的惩戒、矫正措施落实到位,既是对受害人的 慰藉,更是对未来可能蜕变为“小恶魔”们敲警钟,避免更多类似事件再度发 生。

  • 网友提供内容
  • 2025年04月26日 (阅读:80次)
网友评论:
  • 暂时没有人评论
...
登陆用户可以发表评论